38、最毒之毒誓

    38、最毒之毒誓 (第3/3页)

载,于史料当中相比之下非常少。

    (史料中真实的“凿齿”,并不是某些道听途说者以讹传讹、谣传的怪物,而是一支惯常做恶、无法教化的野蛮族群。因有凿牙齿的习俗,故名凿齿。世界各地文明史中,都有类似的部落族群遗址或遗证,甚至在21世纪非洲某些地区,仍旧有些民族保留着类似传统。只是,凿齿的理由与说法不尽相同罢了。)

    但是,除了《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和《淮南子·本经训》中有记载:“擒封豨(即封豕)于桑林。”之外,在华夏历史上,有很长一段时间,人们惯用【封豕】来比喻:暴虐、残害、贪得无厌之辈。

    《左传·昭公二十八年》:“(伯封)实有豕心,贪惏无餍,忿纇无期,谓之封豕。”

    《旧唐书·李密传》:“三河纵封豕之贪,四海被长蛇之毒。”

    《六国之行》诗:“百战驱封豕,千辛制毒龙。”

    《文选·扬雄》:“昔有强秦,封豕其土,窫窳其民。”

    《后汉纪·孝顺帝纪上》:“郡县设令,封豕黎民。”

    ……等等。

    有趣的古人,有时还会把【封豕】和【修蛇】放在一起,比喻:贪婪恶毒之辈。

    《左传·定公四年》:“申包胥如秦乞师:‘吴为封豕长蛇,以荐食上国,虐始于楚’。”

    《后汉书·张皓传》:“传为封豕长蛇,肆其贪叨。”

    《新序·节士》:“吴为无通行,封豕长蛇,蚕食天下。”

    《复郎廷佐书》:“乃拒虎进狼,既收渔人之利于河北;而长蛇封豕,复肆蜂虿之毒于江南。”

    《读通鉴论·唐昭宗》:“号令不出于国门,以与封豕长蛇争生死,一败而歼蔫。”

    《咏史四首》:“长蛇封豕唐藩镇,社鼠城狐汉宦官。”

    ……等等。

    ~~~

    “比大象还大的野猪???”卫华盾又露出了那副蠢萌的Q版二货脸,歪首托腮疑惑自语:“嗯……这也好像在哪儿听过~”

    加上之前两次,这已经是第三次了!阿狼气得大吼大叫:“牙!跟你一起推过板车的牙说的!牙!牙!牙!——”

    “啊!~”卫华盾想起来了,但是……他轻描淡写一摆手:“不重要啦~”说着把阿狼晾在一边,不理会怄火想揍人的阿狼,转身自顾两眼发亮的问壮萌:“那封豚在河南什么地方?”

    “在【桑林】……”壮萌眯眼回忆着,边想边说道:“就是‘爪部落’以北,‘鳿部落’以南,‘栗部落’以西,‘涬部落’以东……也就是后世21世纪的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桑堌乡。”

    “我勒个乖乖!~”阿狼。

    “好厉害呀!——”落落。

    “好好好!哈哈哈哈~”卫华盾高兴坏了,他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并且信誓旦旦、立下毒誓:“这回我要是抓不着大羿,我结婚之后老婆一辈子是处女!~~~”

    “哇塞!————”壮萌像看英雄似的望着卫华盾,“这么恶~毒~的毒誓你也说得出口!到底有什么好主意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