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乱长安 第一一九章 斗诗

    第三卷 乱长安 第一一九章 斗诗 (第3/3页)

  若裴盛秦的诗最后半句是晋山,意思便是晋国之山,其蕴意自然就是秦朝南伐晋朝,是对晋朝的讽刺。但可惜裴盛秦念的不是晋山,而是吴山。何谓吴山?自然是吴国之山!既然是吴国之山,那这诗所写的,自然便是晋朝南伐孙吴之事了,这就是在给晋朝唱赞歌了。就这区区一字,整首诗内容便彻底扭转,从嘲讽晋朝便为了称赞晋朝。

    嵇旷敢说不对?敢不夸裴盛秦写得好?你不是大晋忠臣吗,你难道觉得大晋武皇帝伐东吴做得不对?那你这思想觉悟有问题啊,你不忠啊!

    裴盛秦便是料定,“吴山”一出,嵇旷就算捏着鼻子,也得夸自己写得好写得对。

    秦朝官员们脸上都笑开了花,裴侯这诗,妙啊!虽说表面上是写晋武帝伐吴之事,但怎么看都像是在写咱们大秦朝伐晋之事!再想想陶渊明那混账东西先前的隐喻讽刺,裴侯这是在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啊!

    更妙的是,晋朝人还得夸裴侯写得对,写得好,要不然就是对他们的开国皇帝司马炎有意见。

    一个秦朝官员哈哈大笑,拍了拍旁边晋朝官员的肩膀,道:“兄弟,你觉得江南岂有别疆封应不应该啊?”

    那晋朝官员也跟着笑,只是笑得比哭还难看:“不应该,不应该,江南一隅负隅顽抗,简直是自取灭亡!”

    这晋朝官员哪里不知道他这是自己骂自己,但他也没办法啊,人家裴盛秦这首诗说明了是写的晋武帝,你难道说江南应该有别疆封?你这是在质疑大晋武皇帝伐吴的正确性了?

    另外的秦朝官员有样学样,其中一人也把住一个晋朝官员的肩膀,大声说道:“老弟,你说提兵百万西湖侧好不好呀?”

    那晋朝官员同样笑得比哭难看:“好啊,好啊,真是再好不过了,一百万不够就再加一百万。”

    不能说不好啊,人家秦人说了,他们讨论的是晋武帝伐吴。你要是说不好,那岂不是在质疑大晋开国皇帝?还想不想在大晋朝混了?

    一时间,场间气氛逆转,快活的气息转移到了秦人身上,黑着脸的都成了晋人。只因裴盛秦的一首诗,晋朝官员们纷纷开始了自己骂自己——当然,表面上大家都说是在骂三国时的吴国,实际上骂的谁,所有人心中都有逼数。

    偏偏晋朝官员们还不得不配合着骂。什么,你敢不骂?不骂你就是对大晋武皇帝有意见,不骂你就是对司马皇族不满,不骂你就是心怀鬼胎,对大晋朝狼子野心!

    所有秦朝官员看向裴盛秦的眼神,都充满了崇敬,还是裴侯牛逼啊!

    什么叫境界?这就叫境界!像陶渊明那样自己指桑骂槐算什么本事?让槐树打着骂桑树的名义自己骂自己才叫本事。

    嵇旷耸拉着脑袋,没说话了,他在后悔,后悔不该和陶渊明商量着吟诗暗讽秦朝。谁能想到,姓裴的居然有这么狠的后手,这下子算是偷鸡不成蚀把米了。没讽刺到秦朝,反而一大群人自己骂自己,大晋朝这回算是丢人丢大了。

    场间唯一一个没有关注这首诗的政治立场,只关注这首诗本身水平之人,便是陶渊明。只有他还记得,现在是他与裴盛秦在斗诗,而不是秦晋两朝在互相嘲讽争面子。

    “万里车书一混同,江南岂有别疆封。提兵百万西湖侧,立马吴山第一峰。”陶渊明呢喃着裴盛秦的诗,脸色越发苍白。

    裴盛秦这诗虽说词藻不算奇绝,韵律不算极美,但在意境上,却是霸道无比!这一首诗中,浓浓的至尊意境,足以将陶渊明那一首《咏荆轲》压得抬不起头来。意境上的巨大劣势,足以抹消陶渊明诗词的一切优势!

    陶渊明不知道的是,裴盛秦这首诗本是后世金朝皇帝完颜亮在最意气风发的时候所作,这是一首凝聚了帝王荣耀巅峰的正宗帝王诗,其中所蕴含的帝王意境,岂能言喻。陶渊明才华再高,终究只是一介小官,所作诗词,如何能与最巅峰的帝王诗争锋?

    陶渊明知道,今日比诗,是自己输了,输得明明白白!

    陶渊明摇晃着起身,朝裴盛秦深深地鞠躬:“先前是陶某不知天高地厚了,如今方知裴侯大才,陶某自愧不如!”

    喜欢秦臣请大家收藏:()秦臣手打吧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