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第十章 (第2/3页)

得报案的时候郭先生没有口吃吧?”孙萌突然收起笑脸,冷不丁的发问。

    这句话让整个屋子里瞬间陷入到沉寂。郭松的笑容渐渐在脸上凝固。他的脸“腾”地一下就红到了脖子根。

    “我…不是,孙警官…”郭松嘴里支支吾吾,两只手不停地来回搓着膝盖。

    孙萌马上又爽朗的一笑:“别紧张郭先生。方便用下您家的洗手间吗?”

    “啊,方便方便。”郭松如释重负。

    郭松的家尽管跟何世鹏家是对门,但一道厚厚的承重墙还是把两户人家北侧的卧室紧紧地连在了一起。而郭松家的卫生间就在穿过客厅通向北侧卧室的过道上。一个弧度不大的拐角恰到好处的挡住了客厅中的视线。

    孙萌轻轻拧开了北侧卧室的房门。这间屋子接近20平米,屋子里陈设十分简单。一对差不多一人多高的青花瓷瓶正紧紧贴在他右手边的墙上。

    虽然屋子的窗户朝北,但此刻窗外玻璃幕墙上反射出来的阳光正透过孙萌眼前的落地窗洒进屋来。

    屋子里剩下的是一个博古架,上中下三层设计,几乎占满了窗子对面的整面墙壁。博古架上摆满了各式各样包装不一的酒瓶,有的带着包装,有的垫着木垫。每一层酒的摆放位置和高度完全一致,看起来像一队整齐的士兵。

    孙萌轻轻推开了左侧的纱窗探头向外看去。楼下是一片停车场。他捻着下巴,目光又落回博古架上那一排排整齐的酒瓶上。

    客厅里,郭松还在不停地搓着双手。

    “郭先生家这是有多大面积?”孙萌面带微笑重新坐回到郭松的面前。顾翔和李肃清也停下了他们之间低声的耳语。

    “82平差不多。”

    “我们核桃岭二期虽然各家各户从外面看起来是一样的,但是其实每户的大小都不一样。哪怕像我们这种住在一层楼上的几家也都不一样。比如像老何家就是个复式嘛。而且挨着防火楼梯的那一侧还有个暗门,对吧?”郭松一面说着一面朝客厅中央挂着的一块石英钟上瞄了几眼。

    核桃岭小区虽然贵为谷川市天价民宅之一,但设计之初开发商就考虑到让更多层次的人群能够享受到舒适宜居的居住体验。因此他们特地在每层楼都安排了一个价格相对低廉的小户型房屋供这些层次的人来选择。

    郭松是M国恢复高考之后的第一批大学生。三十年前,他背着行囊离开家乡来到平江,意气风发的迈进大学校园。

    因为他从小就有着不错的动手能力,当时为了响应国家号召,让知识青年都走进工厂里去,所以在选择专业的时候郭松毅然决然的填报了机械工程专业。

    等到他毕业的时候,正好赶上了包分配的年代。学习成绩优异的的他自然而然被分配到了M国当时最大的重工业基地—平江建华厂。七年之后,郭松就成为了平江建华厂有史以来最年轻的技术副厂长。

    后来随着经济浪潮的变换,国企改制,平江建华厂划归地方。谷川市通过招商引资由民营企业家沈子一注资成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