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章 乐府的来由

    正文 第七章 乐府的来由 (第2/3页)

泛滥;再者,也正是他们深知音乐文化的教育价值和意义,所以一贯谨严管教帝胄以及世族子弟,要求他们只能聆听、吟唱和学习恢弘德政礼仪的诗歌音乐,目的即是为了能够德润教化三才、四时和八方,同时也为了确保权势富贵的世袭传承。

    纵观音乐诗歌,自雅正者沉寂之后,淫邪糜乱者,恣意泛滥,以至于喧宾夺主。加之秦始皇大肆焚烧《乐经》,待到汉朝立国后,乐歌才得以恢复兴盛。汉初时,由乐师制氏(生卒名字不详)裁定声乐节律,而叔孙通(生卒不详薛县人曾为秦博士为汉王制定朝仪)明确仪礼程序和内容。于是,前有汉高祖的《武德舞》,后有汉文帝的《四时舞》,模仿的虽说是“虞韶”“大夏”的体例,实际上继承的却是秦代乐章。由此也可以看出,之前古代那种中正平和的旋律韵味,再也无法恢复了。因为汉武帝崇尚礼教,所以朝廷设立了“乐府”专职机构。这种专注音乐文化的政府机构,当初重点搜集的是赵、代以及齐、楚地界的乡乐民歌,随后再主要由乐师李延年(生年不详西汉音乐家)等谱曲协律,使之适合演奏歌唱。与此同时,像文坛大家的朱买臣(生卒不详字翁子西汉吴县人)和司马相如,也随波逐浪,并将楚辞骚体也汇入当时的歌曲之中,所以随之便有汉高祖的唐姬,也创作了《桂华》杂曲,虽然艳丽而不合规制;另外,汉武帝东巡的《赤雁》诸篇,尽管铺张而难称经典。所以当时,河间献王(刘德公元前171―130年汉景帝刘启第二子)向朝廷举荐的古典雅乐,汉武帝一概熟视无睹。然而,当时的汲黯(公元前?-112年西汉名臣字长孺濮阳人)却倡议把汉武帝的《天马歌》纳入“郊祀”大典的颂辞……如此溜须吹捧,不是维护皇帝尊严,实属离心离德啊。汉宣帝(刘询公元前91年-49年原名刘病已西汉第十位皇帝公元前74年-49年在位中国历史上有名贤君)登基后,一段时期曾鼓吹“雅”“颂”,尤其热衷效仿《诗经•小雅》的《鹿鸣》;然而在汉元帝、成帝二朝,淫乐沉渣再起,雅正纠偏徒劳,世风乖离日炽。汉祚东移后,由东平王刘苍(公元?―83年东汉光武帝刘秀之子)新作的郊祀《武德舞歌》,尽管将雅正的歌词杂糅在古乐音调之中,但在实际节律韵味效果上,全然没有了古典乐官像舜夔、师旷的声音。

    汉末曹魏三祖(曹操、曹丕、曹睿),神清气爽,才华横溢。他们的诗歌,不但音谐古韵,而且辞和新声,还有奢靡趋平的特色,因此定格为“黄初风骚”。其中像曹操《苦寒行》、曹丕《燕歌行》等,或酣宴欢畅,或征途劳顿,情志放纵坦荡,辞令哀怜悲伤,虽“三调”(清调、平调、瑟调)合乎姬周韵律,但气质流于“韶”“夏”之郑声。转入晋代,傅玄(公元217-278年字休奕北地郡泥阳县人西晋时期文学家思想家)通晓音律,其作品雅正,主要歌颂晋代祖先。而张华(公元232-300年字茂先范阳方城人西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藏书家)博学思敏,才华横溢,他的新作充斥当时宫廷内外。但是在当时测定音调标准方面,像汉末杜夔(生卒年不详约东汉末年至魏文帝年代字公良洛阳人)所校准的古乐,据说节奏太过舒缓;而魏晋荀勖(公元?-289年字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