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微妙的信号
第五十三章 微妙的信号 (第2/3页)
言,我与他共事这么多年,难道还不了解他吗?这是他蓄谋已久之事,一步一步还相,先是张破天。再是楚行水。这两个都是与他私人关系极深之人,先换掉他们,再来换崔、裴两家相国也就顺理成章了,不过我们做了快八年的相国,确实已是少有了。”
崔贤沉默了,他想到了自己,张破天退仕,皇上任命胡庸为兵部尚书,这是提拔嫡系从龙派。而楚行水退相,推荐房宗偃为礼部尚书,这又是楚行水派势力地延续,从这两人的接任来看都是为了平衡朝中势力,那么二叔辞相位,应该是自己接任才对,从资历上来说,他崔贤曾担任过蜀郡刺史、汉中刺史、太常卿,现在又是光禄寺卿。出任相国是绰绰有余了。
想到这,崔贤地目光变得热切起来,崔寓如何不懂侄儿的心思,他暗暗叹了一口气,谁说龙生龙、凤生凤的,自己大哥是何等老谋深算。可他地儿子却是如此愚蠢,难道他看不出立太子和换相其实是一件事情吗?为什么拖了八年才换相,直到现在才立太子,再深想一下,张、楚、崔、裴四相先后换掉,这不就是四大世家地彻底覆灭吗?自己的侄儿居然还梦想接替自己入相,蠢啊!
当然,张焕并没有明着说要他崔寓、裴佑辞职,也没有限定时间。那只是不想撕破脸皮。如果他们不知趣、不识相,那张焕必然又要动一次考试作弊事件来清理官场了。
五十岁的相国。这只不过是一个微妙的信号。
大明宫紫宸阁的御书房内,张焕正在看一份关于回纥局势的最新报告。去年一月,回纥内部生了严重的内讧,使回纥的粮食危机显露无遗,三月,颉干迦斯派三万大军进攻东回纥,药罗葛灵以四万人迎战,两支军队在克鲁伦河南岸的草原上生了惨烈地战斗,最后以东回纥的惨胜而告终,那一战双方阵亡五万人以上,使得东西回纥都元气大伤。
事隔一年,翰耳朵八里再次出现了调兵的迹象,根据在翰耳朵八里的密探报告,这一次,颉干迦斯调兵人数不低于五万军,五万大军,这几乎是颉干迦斯最后的本钱了。
张焕又从桌上找到另一本奏折,这是药罗葛灵两个月前写来,是恳求大唐援助军械物资的一本奏折,在这本奏折中提到了一个细节,今冬依附可敦城的牧民增加了三十万人,看来,这就是颉干迦斯要倾兵而出的根本原因了,此消彼长,他再不灭掉东回纥,草原上就没有他颉干迦斯的立足之地了。
张焕背着手慢慢走到窗前,望着窗外春意盎然地景色,一晃他今年已经快四十岁了,执掌大唐进入第八个年头,这八年来大唐的国力得到极大的展,土地改革已经步入正常轨道,官仓官库中钱粮充足,米价跌到二十五文每斗,如果除去物价因素,这其实已经达到了天宝初年的水平,国富民强,尽管人口还所有不足,但人口的繁殖没有两代人的积累,是恢复不了全盛时地五千万水平,两代人,那至少也要三五十年后了,等不了这么久了,张焕忽然生出一种时不我待的感觉,他已近中年,难道还要再让他等十年不成?
再说,经过八年的国力恢复,财力物力都有了一定的基础,他军权在握,现在是到最后清算世家的时侯了,还有回纥,两年的围困和内讧,翰积弱已深,也可以动手了。
想到这,张焕毅然回到桌上,提笔写了一纸手谕,命道:“让杜梅派人将此手谕火速往黠戛斯部。”
处理完回纥之事,张焕草草用了午膳,小睡片刻,又开始了下午的朝务,这时,一名宦官前来禀报:“李翰林和雍王殿下求见陛下。”
“命他们进来。”张焕放下笔,面带微笑地等候李泌和儿子李琪的到来,正如朝中所传,张焕最后的决定就是立嫡长子为储君,这是众望所归,李琪仁孝温恭、动必由礼,而次子李长得孔武有力,性格坚韧。和他颇为相似。从个人感情上他更加喜欢李一点,但是国之根本岂能以他个人地喜好而改变,他要地绝非是一个锐意改革的继承,在经历自己数十年地大治后,张焕需要的是一个能够继承他国策地守成,能将他农商相济地国策延续下去,直至大唐最终走向盛世,同时,他要的又是一个宽容仁厚。能遵循儒家以仁礼治国的原则,能善待天下百姓、能善待文武群臣、能善待自己兄弟姐妹的仁君,嫡长子琪正符合这个条件,这也是他和相国们反复讨论后的结果。
片刻,李泌和李琪快步走了进来,这几天李泌的心情极好,皇上终于决定立雍王为太子了,他对这个决定极为赞成,他的想法和张焕一致。他也强烈主张张焕之后的继承实行萧规曹随的治国方略,不要轻易改变各项国策,最多只是微调以完善,这样经过两代君主地延续,大唐君相制衡、三省制衡的原则才能真正确立下来,形成一种深入人心的道德伦理的信念。才能在几百年后仍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这其实也就是三省六部的精髓所在。
“臣李泌参见皇帝陛下。”
“儿臣参见父皇。”
张焕见儿子精神饱满、仪态从容,心中感到十分安慰,他命宦官赐了坐,又笑问道:“后日皇儿就要开始面对天下之人,心里可曾紧张?”
李琪微微欠身对父亲答道:“儿臣以平常心面对,不以荣耀而喜,不以升迁为傲,严格约束好自己及属下。自然就没有什么紧张。”
张焕点了点头。儿子的回答还算让他满意,做太子关键是要修德。以德服人,看来他是意识到了这一点。张焕沉吟一下又道:“虽然时间还早,但为父还是想提前告诉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