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知

    人知 (第2/3页)

,世俗意义上的成功和精神世界的自由,又是一个矛盾的两面,大部分人一生都在这个矛盾中追求平衡,即所谓“中庸”。

    曹操也不例外,他在自己的时代就要面对各种各样的褒奖和猜疑,然而他的一生功也赫赫、罪也昭昭,丝毫不受“中庸”的限制,所以他绝不是我们主流文化里推崇的“圣人”,即做人的标杆。

    这就导致在历史的角度评价曹操,我们只好选择俯视的视角。

    正所谓“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假如曹操生活在今天,也许一辈子都是一个“纨绔子弟”,最多就是个“国民老公”乃至“国民爸爸”。但是,当他在乱世中选择了“奉天子以令不臣”之后,他就在不知不觉中成为扛起整个国家命运的人。在这样宏大的历史使命之下,曹操的功与过,必须接受客观的评价。

    曹操的功,自然是统一北方、平定乱世,这个大家已经耳熟能详,甚至是抬高过分了,今天这篇文章我们主要谈谈他的过。

    提到曹操的功绩,“唯才是举”是我们不能回避的,然而这真的是他的功绩吗?

    曹操在创业初期,的确任用了很多出身不同、个

    我们知道,曹操早年起兵的人才,除了以宗族武将为核心的梁沛地方势力之外,许多都来自以汝颍文化世家为核心的士大夫阶层。而其中的代表人物荀彧,更是以举贤闻名。大部分经他举荐的人才都德才兼备,但也不是没有“唯才是举”的例子,譬如曹操最钟爱的郭嘉。

    那么,“取士必廉”的现象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又是谁持这样的观点呢?

    答案是崔琰和毛玠。在《求贤令》颁布的前一年,丞相掾属和洽曾经上书,认为主管举贤的毛玠、崔琰为人忠清俭素,但把这一点作为人才的唯一标准,会形成盲目效仿的虚伪风气,偏激且不通情理。而在崔琰和毛玠的传记里,对二人刚直方正的记载赫然在目,尤其是毛玠,他的朴素作风在当时的确影响广泛。

    操对崔琰纯是利用

    曹操对此的态度表面也是“支持”的,可是七年后,当曹操以魏王的身份接受天子仪仗后不久,崔琰和毛玠都莫名其妙的被冤枉致死。所有这些,难道仅仅是巧合?又或者仅仅是曹操年老多疑,因为一时的猜忌而杀人么?

    事实上,如果把《求贤令》放到曹操代汉的大背景中去看,这些疑问就不难理解了。

    根据《三国志集解》中卢弼的说法,我们明显能看到,曹操从208年已经开启了从“汉相”到“汉贼”的步伐,直到218年、219年因为受到刘备、关羽北伐的阻挠,这才宣告了代汉称帝的计划失败。曹操本人也不得不假意以周文王自比,把代汉的任务留给曹丕,然后与世长辞。

    那么,曹操既然要建立新的王朝,自然要和那些维护汉室的力量作斗争,而这股力量恰恰来自以汝颍文化世家为核心的汉末士大夫。荀彧、荀悦、毛玠、崔琰、孔融等等虽然拥汉原因不同,但都是其中的代表人物,同时也是守护汉室的中坚力量。

    荀彧与曹操最终反目

    而他们的武器,正是以儒家经学为主导的意识形态舆论,其对人才的考核标准,最强调德行修养。当时常见的入士途径“举孝廉”,指的就是品行孝顺而又清廉,足可为证。在这样的环境下,毛玠和崔琰对人才渠道的控制,就成了曹操代汉的绊脚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