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关于古代中央制度的一些看法 下

最新网址:m.yuedsk.com
    第十四章 关于古代中央制度的一些看法 下 (第1/3页)

    在《通典 职官十六 后妃》记载“天子娶十二女即夏制也”,“殷人又增以三九二十七,合三十九人”。先不考证是否准确,从这些记载中,我们可以知道当时的最高统治者有多少配偶。后来民间俗称的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就是一个最好的证明,君主们后期使用这些宦官参与朝政也是有原因的,两个原因:1、 宦官身处宫廷,更方便差遣,可以及时执行皇帝命令。 2、 宦官大多出生低微,比大多出生于世家贵族的普通官员更容易控制。而且人肯定是本能的信任和自己朝夕相处的人,皇帝在宫中出了接触后妃们,就是接触太监,还有少数的外戚和帝师(老师这一项也不可忽略,不少皇帝都曾借助过自己老师的力量,像是比较典型的康熙和光绪,这是大众一般熟知的,因此古代皇帝在给自己的后代们选择老师时都是非常慎重的,所以能够施加影响的除了宦官之外还有帝师。

    但是还有一点,中国古代儒家思想影响下,出现了一个非常微妙的共识,这就是严师出高徒,老师越是严肃严厉,好像这个老师的教学水平就高,而且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高学问并不能与高的教学质量挂钩,即老师虽然满腹经纶,但是不一定就教的好学生,而且在封建社会,皇帝一句话就可以决定大臣的生杀予夺,因此帝师这个职业看起来尊贵无比,其实比一般的大臣还要危险,因此每个帝师上课的时候其实都是提心吊胆的,生怕那一句话说的不对,皇帝眉毛一皱,全家的性命就都没了,所以帝师很多时候并不是一个能让皇帝产生亲近感的人,像是张居正与万历皇帝,师徒两个人关系其实搞得很差的,证据就是后来张居正被万历皇帝给挫骨扬灰了,真的是好惨的。

    那么就出现了新的点,这个点就是宦官,因为宦官和皇帝是十分明确的主从关系,宦官只有通过讨好皇帝,才能够获得继续发展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yued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