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李鸿章回乡

    第125章 李鸿章回乡 (第2/3页)

王伐纣在牧野作《牧誓》,《讨粤匪檄》回避了洪杨叛逆的主要意图,大人可想过用夏变夷,斩邪留正,誓扫胡尘,拓开疆土。此诚千古难逢之际,正宜建万世不朽之勋。现在湖南的团练,顶多卫道之师、护教之师,志向还不如长毛。”

    李瀚章斜眯着眼睛,将眼前这位刚过弱冠的后生刮目相看,笑道:“那足下认为我等的志向当如何?”

    王闿运说:“维护君臣人伦、孔孟礼义,不足以当檄文。我们可以占据东南半壁江山,甚至挥师北上,以图中原。”

    李瀚章想到王闿运一直醉心于帝王之术,“有志不在年高”,诚哉斯言!

    于是,李瀚章说:“足下高见,可以成大事,将来前程不可限量!”

    王闿运起身答谢:“多谢大人夸奖,晚生荣幸至极。晚生愚见,《讨粤匪檄》还有不足之处,满人入关二百年来,历代都对汉人防范甚严,现今湘军兵强马壮,训练有素,朝廷对此恐怕一喜一惧。望转告曾公,早加准备,免遭不测。”

    “后生可畏!你的观点很独特。”李瀚章道:“我们治军严明,礼贤下士。秦无道,遂有各路诸侯逐鹿中原。来日鹿死谁手,尚未可预料。”

    李瀚章这两句话,轻细得只有王闿运一人听得到的话,却如千钧炸雷,使王闿运为之心跳血涌,没想到这李大人乃是一知己,两人相见恨晚,大喜:“倘蒙大人允许晚生随军,则感激不尽!”

    李瀚章满口答应:“明日起你就跟着我吧。只不过,有些话,不足以跟外人道,就连曾公也不要说。明白吗?”

    “晚辈明白。”王闿运拜谢,说。

    杨载福来了之后,忙于筹建水师,但一个人的力量有限,人手缺乏,李翰章建议曾国藩再找一个人。

    “谁还适合当水师将领?”曾国藩问道。

    “衡州彭玉麟。”李翰章说:“长毛能攻下江宁,都因为朝廷不重视水师,恩师可以在衡州训练水师,他可以担当重任。”

    “你代我去衡州邀请彭玉麟吧。”曾国藩说。

    李翰章说:“也好,我亲自去一趟衡州。”

    此时,彭玉麟只是衡州渣江街上一落魄书生,他并不知道李翰章的到来,会给他一个建功立业的机会。

    此时的彭玉麟,在老家刚娶妻,每天郁郁寡欢。因为他娶的女人,不是他所爱。

    彭玉麟爱的人,他应该称她“姑姑”,两人年纪相约,情愫渐生,甚至私许终身。

    但是,碍于辈份的差异,彭母觉得伦理过不去,说他们八字不合,让梅姑嫁给姚家,四年后死于难产。

    此时的彭玉麟,闻讯身心俱裂,很后悔哭吟“一生知己是梅花”,每画成一幅,必盖一章曰“伤心人别有怀抱”。

    到了彭家,彭玉麟正在画梅花。李翰章在他的背后站了许久,他浑然不觉。

    李翰章仔细端详这数枝梅花,果然是画中含情,不同凡响。

    “好梅,可惜有凋零之感。”彭玉麟画完,李翰章说。

    “阁下是?”彭玉麟长身玉立,英迈娴雅,问道。

    李翰章仔细一看,彭玉麟在清秀的眉目之间透露出一股勇武气概,自报姓名,笑道:“听人介绍,雪琴兄是天下奇男子,恩师心仪已久,特遣我来拜会,今日有幸结识,实为三生缘分。”

    “曾大人请你来找我?”一股相见恨晚的诚意深深感动了彭玉麟,他说:“你们在长沙训练虎旅雄师,保境安民。你文武兼资,担天下重任,您才是真正的奇男子。”

    李翰章哈哈一笑:“湖南也是恩师的老家,我们为三湘尽力,也是应该的,我们想要大办水师,请你效力。早就听说足下深通水师战法,是罕见之材。你可先筹建一营精锐水师。”

    “玉麟其实只是一个书生,虽读过水师兵法,那都是纸上谈兵。”彭玉麟说。

    “足下不必谦逊。恩师深知兄台机警,曾亲擒反贼李沅发,实儒生中少见之英雄。”李翰章说:“听说总督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