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凶险局势

    第二章 凶险局势 (第3/3页)

而商业兴盛国库充裕的米尼公国,则是用重金请占据原大汉北庭都护府的游牧部落北完部出兵,钳制住与其相邻的焉耆汉军,达到让疏勒汉军孤立无援的境地。

    李铮上一辈子虽然是有点软弱的宅男,但不知为什么,魂穿过来后,其内心竟然无比的坚定,充满着责任感和使命感,所以即便是作为勃达关主将,面对重兵压境危如累卵的局面,李铮心中竟然没有任何畏惧,反而心头一片火热,渴望痛饮敌人的血液。

    李铮虽然壮怀激烈,心中无比激昂,脑中无比亢奋,但等他转移目光,将视线从精锐彪悍装备精良的敌人身上,移到自己手下的兵士上时,立即就是如同被浇灌上一大缸冷水,心中的壮志豪情瞬间消去一大半,开始有点心灰意冷起来。

    因为他的手下,眼前的汉军准备实在是太差了,只有小部分的守关汉军装备着甲胄,其中大部分还只是已经千疮百孔的旧皮甲,大部分汉军只是穿着一件污迹斑斑的赤色战袍,武器更是五花八门,有青铜所制一看就知道是年代久远的长戈长戟,也有是铁制但锈迹斑斑,刃部都是断裂开口的汉剑和环首刀。

    最让李铮不满意的,还是自己手中的这只军队所装备的远程武器还是太少了,这样在必定是会在以远程对射为主的守城战中,吃很大的亏。

    甲胄武器的缺乏还不是最让李铮忧心的,最让李铮忧心的还是自己手中这一支军队的精神面貌,虽然李铮也能从手下这支汉军的某些兵士面上,看出对关外敌人的愤恨之情,许多跟李铮年纪差不多大的年轻汉军兵士,都是咬牙切齿的盯着关外之敌,或是直接就是破口大骂,非常的同仇敌忾。

    但大部分的的兵士,都却是满面惊慌之色,李铮能够看出这些兵士并非是贪生怕死之徒,之所以如此慌慌张张,是因为经验缺乏的缘故,很明显李铮手下的这一支大军是一支新募之军。

    事实也正如李铮看到的,李铮这个骁骑都尉,按照大汉帝国军制的规定,只能带领指挥一部也就是五百名左右的士兵作战,而现在关墙上起码有一千五百人,也就是说其中的的一千人都是刚刚征召起来的,他们几天前还是田里耕种的农夫,山林里狩猎的猎人或是打铁制陶的工匠,虽然受到一定的军事训练,但无论如何也是不能称之为军人的。根本就不是作为卡尔鲁克人的爪牙,常年作战而战争经验丰富图斯人的对手,要不是有勃达关关墙的存在,图斯人的一次冲锋,就可能击溃李铮手下这支汉军。

    “府库内还有兵甲吗?”

    不想手下军士损失惨重,并且更不想战败的李铮立即将军中掌管后勤和军法等事务的司马姜恪给找来,向这位年轻俊朗的年轻军官急声问询。

    那俊朗的面孔上一直挂着忧虑之色的司马姜恪,闻听李铮的问询,俊脸上的忧虑更深,但最后也只能是无奈的对李铮摇头说道:“骁骑都尉,你是知道我们勃达关守军在大都护府中是什么地位的,可以说是眼中钉,他们恨不得将我们除之而后快,我们勃达关已经快十年没有补充到兵甲了,这一次招募乡勇,已经将兵甲库中所有兵甲都拿出来了,现在兵甲库中只有老鼠屎了。”

    “真是可恶,现在外敌入侵,不携手而战同仇敌忾,还在为上几代人的恩怨而耿耿于怀,苏氏不配为安西之主啊!安西要亡啊!”

    姜恪最后朝着东南龟兹城方向很是痛心疾首的大骂,李铮没有在意,他现在一心只想着怎么在图斯人攻城前极大的增强自己这方的实力,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根本就没有兵甲来源的李铮,就是想破脑袋,也是想不出究竟用怎样的方式从什么地方能在短时间内弄到大量的兵甲。

    李铮尽力搜索着承继过来的记忆,苦思冥想了许久都是未能想出任何办法,但就在李铮绝望,思想着如果勃达关不可守,自己是要与关同存亡,还是留待有用之身逃跑时,李铮的脑袋中突然就是响起一声无比清脆的叮咚声,而后一声老气横生的男童之音紧接着开始在李铮脑中响起。

    “骑马与砍杀华夏大帝国系统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