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天工开物》

    第二十八章 《天工开物》 (第2/3页)

    这本著作正是宋应星在分宜县任教职期间所著,可以说是倾注了他一生的心血,但由于大明官员的俸禄十分低廉,何况他还是个不入流的教员,身无余财,无力出版此书。

    虽然挚友涂绍煃已经答应他会出资为他刻印,但宋应星也清楚,此书虽然倾注了他大量的心血,但书中的内容并不受当时士子的关注,书商们也不愿意出版,仅仅是靠涂绍煃的关系才勉强答应刻印的,即使出版了没有人愿意购买,所以他一直犹豫不决,既想让这本著作能够流传于世,又不愿欠人人情。

    直到一个月前,前宣大总督杨嗣昌托人转送来一封信,信却是刚刚就藩荆州的纪王殿下亲笔所写,这让宋应星感到无比惊讶,这本书成书之后仅仅抄录了几本送给亲朋好友鉴赏,并没有对外宣传,不知道纪王殿下是如何得知的。

    当时杨嗣昌尚在袁州为父丁忧,接到朱桓的书信托他到分宜县县学寻找一个叫宋应星的教员,并转交给他一封信。杨嗣昌这几年来一直与朱桓保持书信上的联系,这点小忙当然不会拒绝。虽然他也奇怪朱桓如何知道这么一个声名不显的教员。

    朱桓在信中写道听闻宋应星正在编写一部描述大明农业、手工艺发展集大成的一部著作,愿意出资刻印并出版,使之能够流传于世,彰显大明的繁荣盛世。并且还在信中表明如果他愿意纪王还会出资建立一所陈思馆,邀请天下的学者匠人一同考证书中记载的真伪,并将每一篇单独扩编成一部著作,如果他愿意的话就由他来主持这项工作。

    正是后面这一条彻底打动了宋应星,因为在他编辑这本书时受限于资金,手头没有余钱去一一考察验证书中的记载,这正是他心中最大的遗憾,如果纪王愿意资助他将著作完善并加以验证,那么这本书将会得到更多人的关注。

    所以当宋应星接到信后立即决定携带全部草稿前往荆州府,临走前与众好友商议,一旦纪王真的出资成立陈思馆,将会邀请他们一同前往共同主持这项工作。

    三月中旬,宋应星抵达湘水河畔,租了一条客船顺着水路直达荆州,此时的他还没有意识到此行会给他或者大明带来什么样的变化。

    荆州城中纪王府,朱桓正与陈其猷等人商议出资收购一家印书馆,同时在城中买下一座院子作为宋应星抵达之后编写著作的场所。

    陈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