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清淤筑堤

    第三十八章 清淤筑堤 (第2/3页)

《二泉映月》。

    二胡的声音独特而悲怆,有别于其他乐器,高明的二胡拉奏者,除了天赋之外,更重要的是经历和心境,没有足够的阅历,很难演奏出二胡独有的那种韵味。

    杨学文眯缝着眼睛一边听着师傅的演奏,一边想着心事,这可是再过好几年等随身听和复读机大行其道的时候,才能有的享受。

    去年秋天到今年春天,杨振宇特意请人给村里打了整整五口深井,又带着村民挖建水塔,铺设管道,两个月前终于让自来水通到了家家户户,五口井中水质最好的一口井就专门用做提供村民们生活用水。

    其他四口井平均分布在村子四周的田地间,杨爸爸带着村民们起早摸黑的给所有田垄挖建水渠,基本上让村里所有的田地都成了可以灌溉的水田,让老天爷对村民们一年的收成的影响力降到了最低。

    原本只有屠谷河两岸的田地能够得到充分的灌溉,这下村子里一下子多了三倍于此的水田,这让村民们对来年的收成更加的信心满满,杨振宇也因此而广受好评。

    杨振宇还跟杨弯签了合同,共同对屠谷河进行“清淤筑堤”的改造,由村委会出资购买一批“四不像”运输车,并优先聘用本村村民为司机,参与“清淤筑堤”的运输工作。

    由杨弯负责其他的物资提供,以及业务方面的工作。由杨弯和村委会共同出资重修屠谷河沿岸,屠谷村范围内的堤坝,屠谷村村民可优先参与堤坝修建工作。

    除了田间地垄,村民们有了额外的收入,生活也变得滋润起来,时不时地总能看到张家的婆婆或是杨家的媳妇儿又割了二斤猪肉,这下子连原本对杨振宇当了村长并不满意的一些人们,也不得不闭紧了嘴巴,杨振宇在屠谷村的声望日渐昌隆。

    一曲奏毕,杨弯、李强和赵虎子也把一个大西瓜瓜分完了。天气虽然依旧闷热,可太阳已经不似中午那般火辣辣的晒得人皮肤生疼了,杨弯招呼四人去屠谷河看看工地,一行五人上了杨弯停在门口的面包车向屠谷河驶去。

    面包车被毒辣的太阳炙烤了一下午,车内更像是个大烤箱,这让杨学文后悔上了杨弯的“贼车”。杨弯车开的很快,窗外的风不住的刮进来,很快车里的温度就低了下去,杨二拐享受的闭上了眼睛。

    杨振宇最近很头疼,自从当上村长之后,杨学文整日里忙的停不下来,屠谷村就像一个大大的工地,四处开工。

    眼看着家家通了自来水,田地都能灌溉了,就连屠谷河堤也都重新用水泥和大石块重新加固了,村民们对他这个新人村长的评价也是有口皆碑,就连老爷子杨满堂跟人谈论起他这个儿子也是底气十足,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杨振宇十分享受这样的生活,看着他亲手做下的一桩桩、一件件事儿,看着村民们的生活越来越有奔头,他一点儿都不觉得累。

    可现在,麻烦找上头了,县里赵书记的女婿和乡里王书记的外甥联袂找上门来,询问他关于小学改造和新建村委会大楼的事宜,话里话外都是互相关照,升官发财的意思。

    这已经是这个月两人第三次登门了,尽管心里气愤这些闻着味儿就来的苍蝇,可杨振宇也只能找各种借口先拖着。

    村小学和村委会大楼确实应该重新修建了,尤其是村小学,早就成了危房了,幼儿园和小学的学生七八百人成天就在那危房里上学上课,确实不是个事儿。

    学校的教室都是民国时期刘安的祖上盖的房子,六七十年下来,虽然少不了平时的维护修缮,可只要翻个年,该漏雨的地方依旧会漏。

    今年过年那会儿,教室里掉下一块一米来长的墙皮,足有二三十斤重,所幸当时学生们都在寒假期间,并没有发生人员伤亡,饶是如此,也把杨振宇吓出一身冷汗。

    相比于学生教师和老师办公室,村委会更加的破败,打从韩忠实开始就已经不再村委会办公了,所以杨振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