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二章 也没办法把话再带回去就是了
第三百四十二章 也没办法把话再带回去就是了 (第2/3页)
这个时刻,她是双重人格:她是纤小的克勒雍,也是伟大的亚格里庇娜。①
克勒雍可以说是冷静的范例。人们不禁要问:演员自己既不动情感,他怎样能表现出人物的情感,又怎样能打动观众的情感呢?依狄德罗看,每种情感各有它的“外在标志”,就是一般所说的“表情”;演员只要把这些情感的“外在标志”揣摩透,练习好。固定下来成为范本就行了。“最伟大的演员就是最善于按照塑造得最好的理想范本,把这些外在标志最完善地扮演出来的演员”?狄德罗甚至拿理想的演员比一个会假装有真实情感的娼妓。他认为这样的演员之所以是理想的,不仅因为他作为个别演员,可以按照艺术的要求去表演,可以一个人扮演许多不同的角色,在屡次扮演同一角色时可以扮演得一样好:而且因为作为全班中一个成员,在每个演员都像他那样办的条件
下,他可以和其他演员达到最好的配合,产生全局统一而和谐的效果。假加每个演员都临时凭情感去表演,戏的章法就会大乱。
狄德罗的主张在西方演员中,并没有得到普遍的赞同。他们之中有许多人还是听从情感的驱遣去表演,并且以此自豪。姑举十九世纪后半期两个最著名的法国演员为例。莎拉?邦娜在她的《回忆录》里叙述她在伦敦表演拉辛的《裴德若》悲剧的经验说:“我痛苦,我流泪,我哀求,我痛哭,这一切都是真实的;我痛若得难堪,我淌的眼泪是烫人的,辛酸的。”安探汪谈他演易卜生的《群鬼》的经验说:”从第二幕起,我就忘掉了一切,忘掉了观众以及戏对观众的效果,等到闭幕后还有好一阵时候我仍在发抖,颓唐,镇定不下来。”很显然,这两位法国名演员都没有理睬狄德罗的劝告。但是在欧洲也有些演员是符合狄德罗理想的。狄德罗屡次提到十八世纪英国名演员嘉理克,却没有提到裴兹杰罗德记下来的嘉理克演莎士比亚的《理查三世》的一段经过①,嘉理克扮演理查三世的激烈的情感②,演得活灵活现,使得演恩娜夫人的配角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