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忧心的打工仔(一)

    第十四章 忧心的打工仔(一) (第2/3页)

过你开车还是要稳着一点,衣衣说你赶过来的那车速,那是分分钟就要出事的。以后可别这样了。”

    王啸轻笑两声,算是接受了樊青山的“批评”。

    樊青山也知道这话说了等于没说,但觉得该说时还是说一说,至于听不听,那是由不得他的。

    接着又道:“说说你小子的事,我不跟你客气,你也别跟我客气。”

    王啸奇道:“我的什么事?”

    樊青山讲起了叫王啸来的目的,就一个关键词,创业。樊青山说,好男儿还是要有自己的事业才好,打工不能体现王啸的价值。三十而立,王啸已经到了该立业的年纪了。只要王啸愿意,不论做什么,他都可以帮王啸协调关系,调集资源,准备启动资金。樊青山更近一步的表示,甚至可以就王啸‘家传的’奇药来开办一个医药公司,把这药产业化,既可治病救人利国利民,又可成就一番事业。

    望着真心为自己打算的樊老头,王啸觉得很久没有过的,名为感动的情绪在全身荡漾。

    如果药真是自己家传的,真是草药,要产业化,从研发、临床试验,再到取得药品生产许可证,再到建厂、投产、销售,那所需资金是以亿计的,凭自己现在打工挣下的那点‘家底’,连九牛一毛都算不上,真要干这事,这老头得要担多大的风险。

    能和樊老头相交,救过他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因素。早些年自己救的人还少吗,不要说相交,能诚心感激的都没有几个,或许当时念个好,没几天就忘之脑后了。甚至,贪心不足好了还来要药的、骗药的、卑劣的想要骗取所谓‘药方’的,也都不是一起两起了。

    能和樊老头相交,情怀是其一、风骨是其二。虽然老头嬉笑怒骂、真情率直,但不可否认,在这表象背后,他身上经常闪现的人性的光辉让王啸喜欢、钦佩。王啸对他的评语是大善人——心有大善的人,那是王啸这个时正时邪的‘两面派’所不具有而又心生向往的东西。

    望着樊老头殷切的目光,早已坐直的王啸苦笑,别人以诚待之,那自己也只能与诚报之。

    于是直言相告道:“做事不是问题,办公司也不是问题,问题是我有些问题没想明白,做什么都没有精神,觉得做了也没有意义,所以不愿做、不想做。这些问题甚至让我离‘群’索居,就只想这样平淡的过下去了。”

    接着又道:“我现在还做这些简单的事,是因为人总是要做事的。这不影响我的思考,而且,能让我感受一个普通人的生活,从一个普通人的视角看问题。”

    “哦!是些什么问题啊?”樊青山问,又道:“说来听听,看我这几十年的人生经验能不能帮你解答一二或是有所帮助。”

    王啸不由眼前一亮,这倒也不失为一个办法,李思逸等人无法说服自己,或许是因为‘同质化’太严重了,太过志同道合反而让她们的观点没有了说服力。

    “那我就说说看。”王啸道。

    “我经常思考的问题有三个,第一个问题想得最多最久,我经常想,我们的历史,到底是真实的历史,还是虚妄的历史?是我们创造的历史,还是神的意愿或者说意志?”

    樊青山没想到王啸提出的竟然是这样一个问题,他看王啸还有话说,便没有做声,只是仔细倾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