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魏家的安排

最新网址:m.yuedsk.com
    第十一章 魏家的安排 (第1/3页)

    因此在整个大明朝,太监和文官都是水火不相容的。太监是因为恨文官是因为文官从前对他们家的欺压,才使他们没办法而把自己给阉了后进宫当太监。而文官则是怕皇帝相信太监的话,了解文官的真面目,而对太监又是泼脏水又是打压。

    而从另一方面来看,太监作为皇帝为了平衡文官的权力过大而扶持的势力,与文官也有着根本的茅盾。

    因此一看到老太爷魏忠贤在上面坐着,众人马上就安静下来了。魏公公看了看大厅的众人,这些都是他们魏家的后代,也是和他相对来说比较亲的一些人。看着众人,魏公公不由想起了当年那个欺压自己家的地主士绅郑家,郑家由于出了个东林党的御史,所以在当地那是相当的有势力,连当地沧州府的知府以及他们肃宁县的知县都得给他们家面子。

    郑家由于看上了他们家的地,就让人告诉魏忠贤的老父亲,说要买他们家的地。作为中国的农民,一般情况下都是不愿意卖地的,况且郑老爷买地的价格仅仅是当地土地价格的一半。老父亲当然不愿意了,结果没过几天县太爷就把老父亲给抓走了,说是郑老爷告老父亲欠债不还。

    魏忠贤当时就蒙了,自己家什么时候去借过郑老爷的钱。不要说自己家从来没借过钱,就是想借钱也不会去找和自己家不熟的郑老爷。因此当时年轻气盛的魏忠贤就去县衙要求看自己家写的借条,结果被当时的县令王大人给打了一顿,并告诉魏忠贤要尽快的去筹借这些钱,否则老父亲年纪这么大了在牢房中熬不住的话王大人是不会负责的。

    魏忠贤虽然不识字,但也不傻,知道这是县令和郑老爷给自己家设的圈套,不过他倒是不明白那个自己家写的借条怎么来的。后来有个人听说了他的遭遇,告诉他就是士绅和当官的专门为了霸占别人的土地设的套,至于他所说的那个借条更是随便找个人写的就行了,反正证据的认定是县令作出的,他说这个是真的那就是真的,并且下面的农民大多不识字,就更好骗了。

    魏忠贤听了当时就气坏了,那些士绅不是平时总讲什么自己是君子,是圣人门徒吗?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yued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