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最新网址:m.yuedsk.com
    第一节 (第1/3页)

第三章:初入官场小毛头,经风历雨老滑吏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著甚干忙。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且趁闲身未老,尽放我、些子疏狂。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

    思量。能几许,忧愁风雨,一半相妨。又何须,抵死说短论长。幸对清风皓月,苔茵展、云幕高张。江南好,千钟美酒,一曲满庭芳。

    -------苏轼《满庭芳》

    1

    乾隆三十四年春,离两淮盐引案落幕已经有一年时间了。虽然在两淮一案中尤拔世的表现出色,立下大功,可他破坏了官场的潜规则,甚是不得官心。

    在众盐商的合力运作下,尤拔世被吏部调任贵州出任布政使司布政使,品阶得到了提升。但可惜的是从繁华的两淮调到穷乡僻壤的贵州,典型的明升暗降。

    拿到一纸调令后,尤拔世也发愣了,他望了望还握在左手中的邸报,不由哀叹了一声,真是老天不公啊。

    他自己也知道在两淮很不得官绅们的爱戴,可谓得罪了一大帮子的人。本来还想着走走军机大臣傅恒的门路,自己有七成的把握可以疏通清楚,换个好地方做官,照样能收刮走一大堆的钱财。

    可如今等来的却是军机大臣、户部尚书、汇典馆总裁、侍卫内大臣、保和殿大学士、一等忠勇公傅恒病危的消息,其病势时好时坏,据太医院得来的消息,可能拖不过一年。

    “难不成我手上的那张牌就此作废了不成?”尤拔世恨恨地想。当他第一眼看见许维的那个贴身玉缀时,便立刻想起在傅府曾经见过的另外几个玉缀。

    傅恒有两个儿子,大儿子的玉缀正面雕刻着‘安康’二字,反面雕刻着‘福灵’二字;二儿子的玉缀正面雕刻着‘安康’二字,反面雕刻着‘福隆’二字。许维身上的那个玉缀非常巧合地正面雕刻着‘安康’二字,反面雕刻着‘福宁’二字。

    只要不是瞎眼之人,任谁都能依据这一玉缀作出推断,许维必与傅恒家有深切关系。诚如尤拔世自己写给乾隆的奏折,他推测许维乃是傅恒的私生子,这一论断的把握足有九分之多。

    但眼下傅恒若一死,这许维就变成无可利用之人,还有可能成为大祸端。皆因那傅恒妻甚是善妒,若有女子被傅恒临幸,必千方找上门折磨,不是母死便是子亡,凶悍异常,满朝皆知。此刻若抛出许维,那是结怨于傅府,自个找不自在,实大不智也。

    万一被傅府的婆娘寻到,把一切的罪过都算到自己头上,那可就悲惨了。看来还是把许维带到贵州去比较保险,在自己的监控之下方不会出大差错。

    尤拔世的决定,使得许维的人生路顿时发生了决定性的转折,但也为他日后的辉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许维,老夫一月之后将远赴贵州任职,你是继续跟随我还是另谋出路?”尤拔世已经盘算好了,这许维若是不跟随自己,立马就派人铲除他。若是应允,那就随便在贵州找个县打发下去做个书吏,也好随时监控。

    “小的情愿跟在尤老爷身旁,继续伺候您。”虽然不知道危险已经就在身边,但许维还是选择了一个正确的答案。

    对他而言,跟在尤拔世身边比较上算。江春虽然有说过要还自己一个人情,可到现在他还被关押在京师的大牢里,估计没个一年半载不好回扬州。等江春回到扬州时,两淮盐引案应该已经淡出人们的视野中,到那时就不晓得江春还记得住自己吗?跟着尤拔世最起码自己能混个一官半职,先打好基础。

    对于许维的这个答案,尤拔世还是挺满意的,于是很直接了当地说道,

    “既然你要跟着我,那我不妨就跟你直说了。此次我会调往贵州,出任布政使司布政使。我打算把你安排在贵州的普安州州衙任个书吏,好好锻炼一番。等过上两三年,时机成熟,我再把你提拔为正式的官吏。”

    在清朝,官制已趋成熟,不仅九品官有正、从两种之分,就算是未入流就是九品之外的也有流内与流外之分。像县、散州的六房主事典吏便是未入流中的流内品,好歹吏部还有正式登记在册,算得上清朝的正式公务员,年薪虽少毕竟还有。而协助典吏或吏目工作的书吏则是流外品,虽然吏部也有登记在册,可没半分收入,全靠县太爷或知州他们自个掏腰包,等于是临时编制性质政府人员,连未入流都比不上。只不过是让你披上一层衙门的皮,想赚外快要自己想办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yued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