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第二节 (第2/3页)

听人说这普福普大人好像有造假的嗜好,在扬州城里名声相当不好。偷龙转凤之事常做,往往嘴上说某件宝物送人,其实送出去的乃是一件赝品而已。”许维给普福下眼药。

    “你的意思是说他送过来的这幅《清明上河图》是赝品不成?”

    “有此可能性!小的前几日还在酒店中听到最近普大人才刚从一程姓书生手中骗得祖传的《清明上河图》真迹,他名曰借阅,而后行那调包之举。那书生吃了哑巴亏,只能含恨离开扬州城。”

    “那要去请一下古玩店的高手来一趟府中,让他们鉴定一下。不然,万一进献的名画居然是赝品,那老夫可就前程全毁了。”

    “原来大人您是要把这《清明上河图》献给上官!这确实需慎重对待。大人,不若让小的先帮您鉴定一番好了。”

    尤拔世奇异地看了眼许维,问道,

    “你从前学过这方面的知识?在古玩店里做过事?”

    “我跟着个老夫子学过一两年,大概的还懂点。不若先让小人帮大人您瞧瞧,瞧不出再去外头请高手来。若只有小人看出是赝品,大人您也不会太出丑不是。”

    尤拔世寻思片刻,点头认同许维的建议。毕竟自己的真实打算是想把这幅《清明上河图》于乾隆三十六年时作为圣寿节崇庆皇太后的生日礼物进呈大内,若真被大内认定是赝品,那罪过可就大了天,就算说明是普福送给自己的都无济于事,估计丢官是小,说大了丢了脑袋也不为过。

    许维装模作样地察看了好一番后,突然手指着《清明上河图》诧异状,结结巴巴地朝尤拔世喊道,

    “大人,这,这幅,画,。。。”

    “怎么回事?”尤拔世被许维一喊也突然紧张起来。

    “赝品,此乃赝品。”

    “你是怎么断定此画为赝品?”尤拔世目光锁紧许维,大有一言不合己意便要取了许维性命的味道。

    许维哪会怕这个,他不慌不忙地答复道,

    “大人,您看此画题词处的这个印章!”

    尤拔世凑到画的跟前,仔细打量几下那印章。

    “不过是个人名章,刻着乾宁道人四个字。”

    “大人您再把这章倒过来一瞧便知。”

    “哦?”居然还要倒过来看印章?尤拔世立刻把画卷倒过来仔细看了下那印章。不看不知道,一看那脸色顿时沉得跟墨汁般。

    原来那印章顺着看是乾宁道人四字,倒过来就变成了梅门仿品四字,十成十证明此幅画乃是访作。

    “此人姓王名乾宁,出自江湖五花八门中的册门,临摹号称天下第一,任何字画到其手中,仿出来绝对可以以假乱真。不过其家族有个规矩,凡是仿品必须在字画不显眼处盖上王家专用印记,这也是老一辈人让人佩服的地方。”

    “五花八门?这江湖中居然有这种说法,有趣有趣!小维,你不若跟我说说吧,也好让老夫长长见识。”对于新鲜词,尤拔世反而来了兴趣。

    “五花指的是:金菊花—卖茶的女人;木棉花—上街治病的郎中;水仙花—酒楼上的歌女;火棘花—玩杂耍的人;土中花—挑夫。

    八门指的是:惊、疲、飘、册、风、火、爵、要八门。

    惊门,是江湖八大门之首,主要是研究吉凶祸福,为人指点迷津。那么如今看相算命的都算惊门中的江湖人。惊门始祖是伏羲与周文王,传说伏羲画八卦而文王演周易,而江湖术士们常拜的还有另外一位祖师爷是汉代的东方朔,据说东方朔曾经就在长安城中摆摊占卜。如果说惊门也有经典的话,那就是《易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