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72思旧事小梅喟叹(附西安事变李广)

    正文 72思旧事小梅喟叹(附西安事变李广) (第3/3页)

阵前二里之遥,他令士兵下马解鞍,匈奴搞不清他们的意图,果然不敢攻击,只派一名将官出阵试探,李广飞马抢到阵前,将他射落马下,然后从容归队。到夜半时,匈奴人认为一定有汉军埋伏夜袭,遂引兵而去。 后人有诗论曰:

    见机不动活成死,临危不乱死得活。

    李广英明千古在,不愧英豪大丈夫。

    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即位,调李广为未央卫尉。四年后,李广率军出雁门关,被成倍的匈奴大军包围。匈奴单于久仰李广威名,令部下务必生擒之。李广终因伤病未愈寡不敌众而受伤被俘。押解途中,他飞身夺得敌兵马匹,射杀追骑无数,终于回到了汉营。从此,李广在匈奴军中赢得了“汉之飞将军”称号。但归朝后,按汉律李广所失部众多身又被虏当斩。帝念有功李广被汉帝革除军职,贬为庶人。后人有诗论此曰:

    夸功美酒几人闻,死里逃脱归汉臣。

    沙场横刀心未碎,廊庙堂前恨前因。

    几年后,匈奴杀辽西太守,击败韩安国将军。武帝重新起用李广为右北平太守。匈奴闻“飞将军” 镇守右北平,数年不敢来犯。

    一次,李广外出打猎,看见草中大石,以为是虎而一箭射去。待他近看时,方知射中的是大石,而那枝箭却深深地射入了石中。他张弓对石再射,却始终不能再将箭射入石中了。

    。

    公元前120年,李广率四千骑兵出右北平。配合张骞出征匈奴。兵进数百里,突然被匈奴左贤王率四万骑兵包围,汉兵死伤过半,箭矢也快用完了。李广令士兵们引弓不发,他自己以大黄弓连续射杀匈奴裨将多人。匈奴兵将大为惊恐,纷纷被李广的神勇所镇住而不敢妄动,直到第二日,汉军主力赶到,李广军得以解出重围。

    唐朝诗人王昌龄诗云:“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山

    公元前119年,大将军卫青率军出击匈奴,李广数请行。天子以为李广已老不堪重用。李广再请命数次。天子才以前将军之职予广。李广便以60多岁的高龄任前将军职。出塞后,卫青从俘虏口中得知了单于的驻地。他想甩开李广独得大功,便令李广的前锋部队并入右翼出东道,他自带中军去追单于。李广力争无果,遂引军与右将军赵食其合军出东道。由于道路难走又无向导,终于迷了路。此时卫青与单于接战,单于逃走,卫青只得徒劳而返,在回军的路上才与右翼部队会合。

    卫青差亲信带著酒肉来慰问李广,向他询问右翼部队迷路的经过。说卫青要向天子上报,把走失单于的责任推给右将军赵食其。李广一身正直,自然不答应。卫青大为光火,又派人催逼李广的幕僚去中军接受审问。李广说“他们无罪,迷路的责任在我,我自己去受审。”把责任全揽在自己身上。来人走后,李广望着那些多年共同生死的部将,慨然叹道:“我自少年从军,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想不到现今却被大将军如此催逼,我已六十余矣,终不能再对刀笔吏,”说罢拔出配剑引颈自刎。一代名将,就这样含冤,悲惨地陨落了。后人有诗曰:

    沙场英明万古留,堪恨匈奴不世愁。

    臂摇血刃翻红浪,惨死廊庙A羞不羞?

    又曰:莫喜功勋挎弯刀,硝烟起处祸根苗。

    临行酒令多荣耀,沙场黄尘尽泣号。

    拔剑捐生真义士,赴敌身死烈节高。

    古来战将多遗恨,身倒名成寇犹嚣。

    反了吧,举刀苗,何必自刎泪嚎啕。

    史书自古无差错,谁是谁非后人瞧。

    太史公书《史记》不用李广名讳,而书李将军列传。可见司马迁对李广的敬佩之心可见一斑。太史公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耶?其毕生谨慎口不能辞。及其死,天下识与不识皆悲。彼其忠实心诚信与士大夫耶。谚言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喻大也。

    (卫青是皇帝的小舅子)

    A廊庙:朝廷